近年来,胃癌的发病年龄越来越年轻化,原本被认为是 “老年病” 的胃癌,却悄然将触角伸向了年轻群体。北京医大中西医结合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医师韩东,同时作为北京中医药学会常务委员,凭借多年在胃肠疾病领域的深耕与钻研,为我们揭开胃癌盯上年轻人的幕后 “推手”。
韩东医生在胃肠疾病诊疗领域成就斐然,于《中国中西医结合》《中国医药》等知名医学刊物发表多篇极具价值的学术论文。这些基于丰富临床实践与深入研究的成果,为胃肠疾病诊疗注入了创新思路与理论依据。其荣获的省级科技进步奖,更是对他在科研与临床实践中卓越贡献的高度认可。从专业角度出发,韩东医生指出,不良的生活习惯是胃癌年轻化的重要诱因。
首当其冲的便是饮食因素。当下,年轻人偏爱高盐、高脂、辛辣刺激的食物,像腌制食品、油炸快餐、麻辣火锅等。高盐饮食会直接损伤胃黏膜,长期刺激下,胃黏膜反复受损、修复,增加了细胞癌变的风险;腌制食品在制作过程中会产生亚硝酸盐,它在体内可转化为亚硝胺,这是一类明确的致癌物;而过多的油脂摄入会加重胃部消化负担,使胃排空时间延长,食物在胃内停留过久,同样不利于胃部健康。此外,很多年轻人因工作忙碌或生活不规律,常常饥一顿饱一顿,甚至为了赶时间而狼吞虎咽。这种不规律的饮食习惯会打乱胃部正常的消化节律,影响胃酸分泌和胃黏膜的保护机制,久而久之,胃部功能逐渐受损。
展开剩余36%其次,精神压力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。现代社会竞争激烈,年轻人面临着工作、生活等多方面的压力。长期处于紧张、焦虑、抑郁等不良情绪中,会影响神经系统对胃肠道的调节,导致胃肠蠕动减慢、消化液分泌失调。当胃部的消化和防御功能下降,胃黏膜就更容易受到损伤,给癌细胞的滋生创造了条件。
另外,熬夜已成为不少年轻人的生活常态。夜晚本是身体各器官自我修复的时段,尤其是胃部,夜间胃黏膜会进行更新修复。但熬夜会打乱身体的生物钟,影响胃部的正常修复过程,削弱胃黏膜的屏障功能,使胃部更易受到外界致病因素的侵袭。还有部分年轻人吸烟、饮酒过度,烟草中的尼古丁等有害物质以及酒精,都会直接刺激胃黏膜,长期作用下,大大增加了胃癌发生的几率。
韩东医生强调,胃癌年轻化的背后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。了解这些危险因素,及时调整生活方式,才能有效降低胃癌的发生风险,守护胃部健康。
发布于:北京市